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杂志社刊[10/30]
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杂志社收[10/30]
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编辑部征[10/30]
- · 生命的化学版面费是多少[10/30]
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投稿方式[10/30]
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数据库收[10/30]
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期刊栏目[10/30]
敬佑生命,大爱无疆 ——致敬“最美医生”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张俊廷从事神经外科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40余年来,攻坚克难,不断突破神经外科手术禁区,引领我国神经外科颅底脑干肿瘤的诊疗技术提升至国际先进
张俊廷从事神经外科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40余年来,攻坚克难,不断突破神经外科手术禁区,引领我国神经外科颅底脑干肿瘤的诊疗技术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,被誉为神经外科领域的“亚洲第一刀”。
他在颅底肿瘤的治疗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,如首先开展了耳前颞下入路切除鞍旁及海绵窦肿瘤,首先采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,创造性开展了经双额扩展入路切除蝶窦区及上斜坡肿瘤。迄今为止,手术数量1000余例,在世界上手术例数最多、手术质量最高,在颅底外科享有巨大影响力。
近年来,张俊廷主持包括北京市自然课题、“863”计划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科技部“973”课题等多项课题。发表论文200余篇,参编《神经外科学》《颅内肿瘤外科学》等多部专著,获得国家级、市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。他说:“国家的信任是沉甸甸的责任,我将毕生致力于神经外科事业,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!”
顾方舟
顾方舟(1926年6月16日-2019年1月2日),第七、八届全国政协委员,著名医学科学家、病毒学专家,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、一级教授。
顾方舟先生92年的生命里有42年在从事糖丸——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工作。正是因为顾方舟先生牵头将糖丸研制成功,才实现了我国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并且长期维持无脊灰状态,因此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糖丸爷爷”。
他曾多方考察,掌握大量一手资料,为我国否定死疫苗技术路线、走活疫苗技术路线作出了巨大贡献——如果没有他的建言,中国采取了死疫苗技术路线,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时间必定会大大延长。
国家要在云南昆明的玉案山建疫苗生产基地,他带着一队人,在荒山上平出土地,建起实验室和厂房。首批疫苗生产出来投入临床试验,面对无人敢以身试药的困境,他决定自己先试用疫苗,冒着可能瘫痪的风险,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。除此以外,因为还要证明疫苗对孩子有效,他咬着牙,毅然做出惊人决定:拿自己刚满月的儿子做试验。中国首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,便是这样验证出来的。
2019年1月2日,顾方舟先生离开了,但是他建造了一艘护佑中国人健康的“生命方舟”,这个名字永远值得人们铭记。
姚玉峰
勇攀高峰,守护光明
白求恩奖章获得者、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、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医师。
姚玉峰一生从事“光明的事业”。他设计了一种新的角膜移植术——保留角膜内皮层的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术,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“姚氏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”,并推广到多个国家,在国内几十家医院进行推广应用。
王东进
摘取医学“皇冠”上的明珠
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。
上世纪90年代,王东进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心脏病,“王氏切口”成为他的名片。他几乎全年无休,参加各类手术并主刀万余例,各种心血管手术成功率在99%以上,被他治愈的病人成为了他强大的“亲友团”。
王 荃
分秒必争,守护患儿生命之光
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。
从医23年,王荃把青春和梦想都献给了儿科急重症事业。她一次次迎接挑战,一次次化险为夷,战胜了病魔,挽救了孩子,更挽救了背后的家庭。“看到一个个小生命得救,一切都值了!”
谭晓琴
甘孜百姓的“女儿医生”
白求恩奖章获得者、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斯木镇中心卫生院乡村医生。
她是一名医德高尚、时刻牵挂着病人的基层好医生,但也是身受癌症折磨的重病患者。36岁的谭晓琴一面与癌症不屈抗争,一面坚守在基层最平凡的工作岗位,是藏族人民的好女儿,鲜水河畔的好“门巴”(藏语,意为“医生”)。
庄仕华
为患者挖病根,帮百姓拔穷根
当代雷锋、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、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。
扎根新疆,从事肝胆外科专业47年,庄仕华始终把病人的痛苦当自己的痛苦,把病人的生命当自己的生命。他说,治好一个病人,就能温暖一个家庭,进而促进一地和谐,赢得一方稳定。
王新华
传染界的天使,温暖每一位病患
文章来源:《生命的化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smdhx.cn/qikandaodu/2020/1209/402.html
上一篇:生命伦理学视域中的健康教育 ——基于新型冠
下一篇:“心片大”可能危及生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