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杂志社刊[10/30]
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杂志社收[10/30]
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编辑部征[10/30]
- · 生命的化学版面费是多少[10/30]
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投稿方式[10/30]
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数据库收[10/30]
- · 《生命的化学》期刊栏目[10/30]
生命就是短短的一瞬,作为医生,如何面对生命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直到16世纪,意大利解剖学家维萨里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,1543年发表《人体构造》,才启蒙了现代医学。维萨里《人体构造》这本书,和哥白尼的《天体运
直到16世纪,意大利解剖学家维萨里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,1543年发表《人体构造》,才启蒙了现代医学。维萨里《人体构造》这本书,和哥白尼的《天体运行论》于同一年出版,是科学革命的两大代表性著作。德国医学家鲁道夫·路德维希·卡尔·菲尔绍最早把显微镜技术用于人体解剖,被尊为“细胞病理学之父”,他最早发现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形成机制,并提出栓塞这一术语。菲尔绍实证、科学的研究方式为现代医学认识疾病的发生、发展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,对医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。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和德国医生科赫被誉为“微生物学的奠基人”,不但明确了炭疽和结核的病因,而且还启发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用石炭酸对伤口进行消毒,首创“无菌手术”,使外科手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,极大地改善了病人的命运。
医院(Hospital)一词来自拉丁文,原意为“客人”,因为一开始设立时,是供人避难,有招待的意图,后来,才逐渐成为满足人类医疗需求,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,收容和治疗病人的服务场所。
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,早在西汉时代因为瘟疫流行,汉武帝刘彻在多地设置医疗场所,配备医生、药物,免费为病人治病。隋朝建有“病人坊”,专门收治麻风病人。宋明两代,官办的医院叫“安济坊”,民办的医院叫“养济院”、“寿安院”,收容、收治贫穷的病人和乞丐,治好了资助返家,死亡的则帮助掩埋。
如果我们理解了生命、理解了活着的意义、知道了因何为生,才能知道为何而死,知道为何而死,才能主动追求有意义的“永生”。作为临床医生,我们要充分尊重终末期患者的尊严,让这些患者能够有尊严地活着、也有尊严地死去,确保终末期患者有尊严的死亡是医学艺术的缩影,并反映了医学的核心。当患者因为不可逆疾病死亡的时候,他的家属还要好好活着。
曹彬
东方医学的代表著作《皇帝内经》,用“四时五脏阴阳”解释病因。被西方医学称为“医学之父”的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曾经提出病因的体液学说,他认为,人生病,是因为人体内的血液、黏液、黄胆汁、黑胆汁等四种液体的混合比例出了问题。西方医学史另一位代表人物,古罗马的盖伦继承和发展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,提出“气质学说”。盖伦对医学的贡献在于,他开创性的采用了动物活体解剖的研究方法,《论解剖过程》、《论身体各部器官功能》两本书阐述了他自己在生物解剖生理上的许多发现。虽然盖伦的理论统治西方医学1000多年,但是因为人与动物的巨大差异,盖伦的理论仍存在大量谬误。
实现生命的意义需要内在动力,动力的产生来自人的自我需求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为八个等级,包括生理的需要,安全需要,归属和爱的需要,尊重的需要,认知需求,审美需求,自我实现的需要,超越的需要。我觉得马斯洛的这个需求理论过于复杂,其实,为了实现生命的意义,我认为真正的需求只有两个,一是我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的需求,摄入适量的食物和水,有衣服保暖,保持体温,维持生命所需要的化学反应;另一个需求是自我展示的需求,生命就是短短的一瞬,自我展示就是为了证明我曾经在地球上存在过。自我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,从发一个微信圈,展示自己的美食、美景和好成绩,到展示自己的绘画、文学作品和科研成果,恋爱、结婚生子、留下后代也是一种生命的展示形式。
现代医学不断发展,解剖学、化学、微生物学、免疫学、分子生物学、放射诊断学在临床广泛应用,科学家对很多病的病理病生机制都逐步深入,先后明确了传染病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胃溃疡的病因。但是,大多数疾病我们还并不完全清楚真正的病因,如:细菌引起的脓毒症,病毒引起的感染中毒症、自身免疫病、恶性肿瘤、老年痴呆、焦虑抑郁,等等。这说明疾病的病因非常复杂,既有先天遗传的免疫、代谢、内分泌因素,也有后天因素,包括生活和工作环境,大气污染,生活和饮食习惯,致病微生物的入侵等等。
医生是什么人?
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所在,是为这个世界上痛苦生活的人们舒缓痛苦的地方。
早期的医院与修道院、教堂几乎是一体的,或者说是医院是修道院与教堂的一种外延形式。弗洛伦斯·南丁格尔不仅仅是现代护理学的奠基人,她还推动了现代医院的改革,也是现代医院的奠基人。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,南丁格尔和38名护士到野战医院工作,通过对前线档案的调查研究,南丁格尔指出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战场外感染,医院卫生条件太差是根本原因。南丁格尔回国后,写下了《医院札记》,对医院建设与管理的影响很大,被视为医院改革的权威范本。此后英国的部队医院和地方医院建设都按照的建议,注重卫生条件,病人的交叉感染大大下降,存活率也自然得到提升。南丁格尔让英国的医院改革成功,成为其他欧洲国家兴建医院的样板,各国纷纷学习英国新建医院的做法,也带动了世界医疗水平发展。
文章来源:《生命的化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smdhx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3/1715.html